浅谈乡镇文体中心如何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以福
阙昌斌
福鼎市贵岭镇人民政府
  【摘要】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化振兴尤为重要,乡村文化是农村的根与魂。要加大乡村文化振兴,让乡村文化展现新气象,助推乡村振兴。作为文化服务部门,乡镇文体中心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文体中心;乡村振兴;文化网络;文体活动;文旅设施一、引言贯岭镇地处闽浙两省交界鼎苍泰三县(市)接壤地带,系福建省东北门户,辖区12个村,2.6万人,而积78.59平方公里,素有"雄关重镇,边界明珠"之誉,境内有17处文物点(省级文保单位1处)、14个非遗代表项目(国家级非保单位1个、省级3个)、1个红茗洋纪念馆、1个乡愁馆及18个体育健身项目。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提升群众文化水平,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全面打造"边界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建设中的作用,推进乡村振兴,贯岭镇要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在贯岭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借助文体中心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策略(一)抓好文体中心阵地建设镇文体中心作为市文化馆和市图书馆的分馆,要更好发挥文化前沿宣传作用。镇综合文化站建于2010年3月(现改为镇文体中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共三层,分布有六个功能室,一层大厅为影视厅,后厅为图书阅览室兼电子阅览室;二层前厅为传统节日展室,后厅为管理服务室。三层为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后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各个功能室各有特色,文体中心在此举办各种展览、讲座、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传递了经济信息,对促进当地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今年7月开放以来,文体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体育和文化宣传活动,丰富了周边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的求知、求学需求。
  (二)抓好农村文体旅设施建设
  1.文化建设方面。一是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改造"红茗洋"革命纪念馆;二是完善乡愁馆建设;三是完善12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宣传长廊建设,特别是茗洋村和分水关村建成了文化广场;四是不断完善闽浙边界分水关村文化中心各功能室,进一步发挥村级文化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体育建设方面。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贯岭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目前,我镇建设有1个栀子文化体育公园、1个室内篮球场馆、1个室内羽毛球馆、1个室外篮球场、3个室内规范健身房以及12个村都配有篮球场和全民健身设施等,提高了全民健身健康意识。
  3.旅游设施方面。一是公厕方面,全镇旅游公厕按照上级要求完善日常管理和服务规范要求,目前5个村建了7 所旅游公厕,其中贯岭村2所、分水关村1所、茗洋村2所、何坑村1所、透埕村1所。二是打造网红打卡点。目前已有4处,其中包括西山村1处星云山舍、文洋1处悬崖蜜蜂、何坑1处驿站、溪底1处驿站。
  (三)抓好农村文化网络建设
  镇文体中心作为农村文化宣传的前沿阵地,起着核作用。它能把广大农村中具有参与文体活动兴趣的农民朋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文体活动群体。建立农村文化网面做了大量工作,让更多群众走进和了解了我们的乡土文化。三是继续挖掘收集贯岭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量使其得到保护。
  。
  的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把文化网建设纳人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培养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农村的文艺团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不断挖掘各村文体能人,建立文体人才库。今年以来,我镇不断充实和完善16支闽浙边界文化艺术队伍,如传统文艺队伍有嘭嘭鼓、提线木偶、布袋戏、山歌、舞龙、舞狮等,受到闽浙一带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四)抓好乡村文体活动
  今年以来,我镇积极响应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积极以惠民、利民、乐民为目标,在文体活动的内容和设施的思考上狠下功夫,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文体民生活动中,让他们考享受民生工程带来的喜悦。
  融入"青莲"文化、"休闲采摘""悬崖蜜蜂"等元素,推动1.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一是作为栀子花文化小镇,我镇举办6月6日"首届栀子花旅游嘉年华暨第七届栀子农旅文化节",不断打造栀子文化品牌,栀子花被评选为福鼎市市花。二是10月25日举办了宁德市"运动健身进万家"全民健身百村行暨贯岭农旅体育文化节活动,本次活动也是第八届福鼎槟榔芋芋王赛,采用"文化+体育+旅游"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12月16日配合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使文化惠民工程深。
  保
  了
  子、夜晚赏灯光的"白+黑"旅游组合产品.进一步强化闽浙日上人群众。
  2.传统文化和惠民文化齐头并进。一是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贯岭、茗洋、分关等村群众自发邀请"黄岩新蕾"越剧团、新莲庆木偶剧团,开展布袋木偶戏演出、山歌对唱、嘭嘭鼓等文艺活动,今年以来,全镇共举办了70场左右活动,参与群众共2万人以上。二是开展全民共健身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三是"2131工程"电影放映进村惠民文化受到群众,特别是留守和偏远山村群众的广泛赞誉。四是举办8次各类展览,为辖区群众举 质。一是努力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办5次讲座和培训,举办非遗(含表演、展览、展示、传承培训)12次,另外,建立健全文体中心各项工作规章制度。
  倍 策,及时了解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与任务。二是积极参加3.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今年对全镇17处文物点重新摸排并建档造册。特别是对省级分水关古城墙和茗洋村东宫市级文物点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二是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1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宁德市6个、福鼎市4个。在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方(五)抓好乡村文化旅游近年来,我镇按照党委、政府新思路,积极发展"栀子小镇+全域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一是打造生态茶旅观光路线。打造乡村茶文体融合北线,在其中茶旅融合,深入推进松洋、文洋、西山、军营农旅融合产业的建设,形成集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山水人文旅游精品路线。二是打造红色花海旅游路线。深入挖掘红茗洋纪念馆、分水关古城墙等红色旅游资源,同时通过党建引领、联盟共建、产业合作形式,凝聚合力,与泰顺彭溪携手打造百里花海旅游线路, 为游客提供白天赏栀边产业互动与交流。游客既可以走进纪念馆、古城墙,感受革命精神,追寻红色记忆,又可以畅游百里花海。三是打造美丽乡村亲水游路线。深化何坑—溪底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通过村容村貌整治、绿化景观提升、房屋立面整治、平改坡、亲水平台栈道、慢道整治、旅游观光民宿、槟榔芋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引导村民主动融入配套服务业,鼓励村民开办特产店、农家乐、特色民宿等,因地制宜开发农家乐餐饮、特色农产品销售、垂钓划船等旅游产品。
  (六)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学习
  面对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文化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吸收新"营养"。三是加强自学,根据工作需要,边学边干.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做一个适应工作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先进文化工传 作者。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目前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岗位人员流动性快.当地 场、健身馆等,从内到外丰富文化内容,提升群众的身心健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贯岭镇"嘭嘭鼓"、 康水平。竹篾等制作技艺本来是很好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但因传承人去世,其后代因生活等原因,远走他乡,造成人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极为不利。
  (二)资金匮乏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文化活动站大部分活动资金依赖上级部门拨款,虽然贯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几年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但由于我镇财政比较困难,经费没有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活动难以为继。比如,我们的"红茗洋纪念馆"虽先后被授予各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上级部门给的资金有限,我们本身又无创收,无法进行基础设施和内部资源的完善,这使得开展活动受到 传了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发展思路和农村经济发展策一定的影响。
  (三)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不均衡
  有条件的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但大部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还是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我们镇的综合文化站面积小、容纳有限、难以开展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我镇缺少群众性文化广场,每次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都要借助学校场地,再加上乡镇财政困才有希望。
  难,文化基础建设资金难以保障,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
  四、对策
  (一)领导重视,完善机构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品位,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召开文化专门会议,研究各项活动方案,划拨专门经费,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了图书馆、站点管理、运行机制、开展活动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综合文化站规范运作。
  (二)加大投入,确保运行
  通过各种渠道,兴建农村文体活动工程。不断完善"红茗洋"纪念馆和"乡愁馆"的建设、兴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各村开展资助书籍书柜建设的活动,共完成18个体育健身项目和12个农家书屋,提供的设施包括篮球(三)凝聚合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乡贤和当地企业力量,共同发展文化事业,每年的春节期间可以召集几十位的乡贤开展乡亲恳谈会,集资并用于发展我们的教育文化事业。(四)因势利导,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充分整合利用原有的一些文化基础设施资源,如茗洋村、分关村都在对旧的文化场所进行改造,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或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文体中心可以在每年春节及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些活动,比如"山歌对唱""祈福""象棋赛""芋王赛"等,这不仅宣略,而且拉近了群众与我们的距离,促进和谐发展。
  五、结语
  总之,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是无形的,但它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振兴乡村,就得留住乡愁,守住根脉,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青山和绿水,参考文献【】王堂建新时代下如何发挥基层组织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J】中文信息,2019(8∶274.
  【2】张宁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378)∶79-80.
  【3】周艳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217-217.
  【4】罗平静.浅谈乡村振兴下群众文化工作思考J读天下综合),201928)282.
  【5】董嘉燕,屈正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机制的探索J】新一代∶理论版,201923)∶21-21.
  作者简介∶阙昌斌(1982-),男,汉族,福建福鼎人,贯岭镇人民政府,群文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上一篇:共享发展理念下提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下一篇:多维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分转置换机制研究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