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与就业转型
石英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民生组组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土生导师


  第四次产业革命与"智能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身处新发展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一轮以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扑面而来,深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我们已经进入到—个迥异干以往"乡十社会"的"智能社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带来产业革命。推动我们进入智能社会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发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因此也被表述为"工业4.0"。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我们称之为"蒸汽机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是内燃机和电力进入生产生活的"电力革命",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是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为标志,可以称为"自动化"时代;而作为"自动化"的延续和深化,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人工智能革命",人类社会已启动"智能化"模式。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回顾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必然伴随一批"职业"的消失。与此同时,一批新的业态同时随之诞生。第一次产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农民大幅减少,工人阶级诞生。第二次产业革命迎来电气时代、汽车社会,传统的轿夫、马车夫以及一大批手工业职业逐渐消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我们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年龄稍长者会有记忆,过去城乡"邮电局"的电报员、电适接线员等职业仿佛一夜间悄然消失。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到来。有人说智能社会将是"无人社会",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无人机、无人驾驶、无人商店等都已成为现实。更有人预计十年左右,现有工种的70%都将被机器替代。我们正经历新一轮就业转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为迅猛的就业转型。
  无人社会就业怎么办?就业转型向何处转?对于科技革命带来的就业转型,其实一直有着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两种不同的看法。乐观主义认为,当消失一批工作,必将会涌现更多更好的工作。蒸汽机革命,大机器替代手工劳作,规模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电力革命,机械化、电气化逐步替代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信息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进一步替代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和熟练性技术工作,将迎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解放"。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的足迹。机器换人,意味着"休闲社会"来临,我们可以有更多时间休闲和创造。
  悲观主义者则从另一角度给人们发出警醒。早在电气化时代来临的20世纪初,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形象地演绎了"机器吃人"的痛苦景象。进入智能社会,以色列作家赫拉利在畅销书《未来简史》中,又为我们描绘了大多数人沦为"无用阶级"、走向严重两极分化的未来社会。当绝大多数工作都被机器人所替代,即使人们"有钱有时间"可以休闲享乐,但人的价值何在?生命的意义何在?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正体现在劳动和工作之中。
  "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不必过于悲观,也不应盲目乐观。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有必要对"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全面取代"人的智能"进行理性分析。


  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电子计算机"到第四次"人工智能"革命,理念上的突破是由"符号主义"到"联结主义",可归结为从"计算"到"学习"。我们一般把电子计算机也称作"电脑",但为什么电子计算机始终不能像人脑一样具有智能?科学家发现单靠符号运算逻辑推理"此路不通"。于是另辟蹊径开发出"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 )",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模仿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而建立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是由大量的处理单元一感知器—替代人脑神经元,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是对人脑的模仿和类比。形式结构上的模仿,机制功能上的类比。
  有人把人工智能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弱人工智能"即"单一人工智能"阶段。下围棋的机器人不能写诗,写诗机器人不能画画。目前即处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为"强人工智能"即"通用人工智能",同一机器人可琴棋书画皆通,还能故医生当律师。第三阶段"超人工智能"或称"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远超人类,无所不能,就像很多科幻大片一样,机器人最终统治人类甚至消灭了人类。然而,如果我们把"机器学习"与人的学习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理解,至少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任何实现的路径和可能性。
  人的学习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已有的知识,甚认知机制是"模仿";第二层次是学发现已有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则依靠于"理解";第三层次是学习未知领域,发现与创新。这一最高层次的境界是"自主创造"。而机器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算法",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运算逻辑推演,也超越了人的主观设计和选择,而是图像声音等更广义的非结构化数据间关系的经验累积和发现,是从海量数据中萃取(不是测量计算!)人类无法感知的关系——暗知识。
  人与机器的本质不同,在于人拥有"自我意识",即每个人都知道"我是谁",且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好恶、兴趣、情感,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有关。
  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甚至味觉、触觉、痛觉都难以测量和复制。拥有自我意识才可能有情感,而情感是审美的前提。人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形成主观意志,人的学习是在自我意识主导下的学习。拥有自我意识才可能有对干意义的真正理解.才可能自主创新。
  机器学习本质上是人类设计(赋予)的一种算法。无论是"训练学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自主学习"还是"迁移学习",都是让机器"看"到、"听"到、"记住"人类"喂"给的"学习材料"———大数据。机器学习能够快速发现和掌握人类不能感知且不可表达的"暗知识",并能在机器间传播和复制,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一应用领域表现出比人类高得多的"智能"。但机器学习无法获得"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不可能具有情感和同理心,没有主观意志的机器人也不具有真正的想象力和原初创造力。因此,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只能永远停留在人类学习的初级阶段,只能模仿,不能理解和创造。阿尔法狗可以下围棋战无不胜,但不会发明创造出围棋这种游戏。机器人写诗作画搞设计,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对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高级模仿,而不是天马行空无中生有的想象。
  目前实现的"弱人工智能"仍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的体能智能某一方面的延伸。是人的工具而非主人。"强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的前提,是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和主观意志。脑科学研究泊的进展表明,人类对自身"意识"、"心智"形成和机制的了解还十分浅薄、极其初步。牛津物理学家彭罗斯认为,人类思维具有"非算法"特征,或许源于大脑微管中的量子坍塌。遗忘、疲劳、搁置、率性……这些人类的"弱点",可能恰是机器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优点。人仿照鸟造出飞机,飞机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但做不到像鸟一样停于树枝随时起落。"人工智能"可能在某—单一领域优于"人的智能",但"人的智能"总体上将始终不可被替代。
  哪些工作容易被"机器换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工智能革命像前几次科技革命一样,将会替代相当一部分人类工作,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工作类型,从而带来大规模的就业转型。现实地看,传统工作消失的速度远大于新工作的增长速度,且新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就业转型必然经历一个"阵痛期"。
  那么,机器人将会替代哪些人类工作?由前面"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比较可知;首先,大多数"技术性"岗位将逐步被替代,尤其是一些复杂性危险性岗位首当其冲。如战斗机飞行员,一线战土;还有像司机、同传翻译、银行出纳员、实体商店营业员等。其次,创造性劳动不可替代。但人工智能发挥辅助作用,减轻技术性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如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律师、记者等。第三,情感性劳动价格上升,一些传统的"工作"可能被赋予新的形态。如教师、医生、护士、保姆等。拥有"情感"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关键。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开发出老年照护的"陪护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等等,但是,机器人对人类情感的模拟终究替代不了真情实感。至于年轻人"与机器人谈恋爱结婚"更不可当真。
  新就业形态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的新发展阶段与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重叠,我们正在经历急剧的就业转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仅2019年以来,我国人社部院公布新职业54种。其中2021年最新公布18种。这些新职业大都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相关,如"在线学习服务师"。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劳动者开始选择个体化、分散化、灵活化的"新就业开态"。
  所谓新就业形态,是指有别于正式稳定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打零工)形态的新的平台化组织用工和劳动就业形态。其最大特点就是去雇主化就业模式,劳动者不再为单一雇主提供服务,而是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服务对象,传统的"雇佣式"劳动关系发生改变,更倾向于种经济合同关系。平台主要履行监管职责。有人将新就业形态归纳为三点; 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管理数字化。依据数字信息统计测算劳动者工作量,按既定规则支付报酬;组织方式平台化、平台用工规模化。平台型组织的劳动用工量往往远大于传统企业雇佣量,如淘宝与传统商业企业,携程与传统旅行社;滴滴与传统出租车公司;兼职工作便利化、零工就业全时化。既可专职亦可兼职,十分灵活,但也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人社部正着手制定关于新就业开态的社会保障力法。
  我国的新就业形态在从业人数规模、服务类型多样化等方面都已干世界前列。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 2019年新形态就业人数已经超过7800万,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应当认识到,新职业的诞生、劳动者对新职业的适应都有一定滞后性。智能社会的经济运行依托于互联网支撑的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嵌入"职业分工,岗位分工可能更细,要求更高。
  积极应对智能社会的就业转型职业的变换对教育改革和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的奥秘就在于"机器学习",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智能社会。因此,智能衬会必然是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过去那种依靠"一技之长"可以走遍天下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伴随终身。
  进入智能社会,一切都智能化了,不能人反而变傻了。要防止"智能社会"沦为"傻瓜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尤其要防止用科技的工具理性取代人文的价值理性!一位人工智能科学家曾经说过,""我所担心的并不是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思考,我更担心的是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没有对结果的敬畏之心……."当我们的社会建构起浓厚的"科技向善"氛围,当我们的精英都能够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兼备,智能社会的职业和就业必将更加美好。
 

上一篇:关注 "五个维度"促进"—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赓续精神血脉 矢志强企报国-学习党史有感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