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探讨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69
摘要: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学生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因此,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体现在了思政课的变革过程中。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融合,尤其是从学生自身、课程内容、平台依托以及部门之间的融合出发,强化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融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互动,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双课堂”结合模式,都体现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这是当今高校思政课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课融合第二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上好“大思政课”。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提升育人质量,解决授课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协同育人视角下,探讨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不仅可以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性发展,更能够提升高校学子对思政课程的理解与领悟,以达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实践行动有依有据。
一、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政课发展的理论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时代变革的新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重要转折。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让各种课程和思想政治基础理论课程保持同步发展,构成协同能效”[1],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不同学校要根据本学段的实际特点构建并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注重开展理论性学习;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并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下,加强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深入融合,思政课老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融合,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政课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理论影响和现实影响,为思政课的革新提供新的动力和发展方向。
二、思政课与其他课程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主体性凸显不足
对于学生来说,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当今已与以往有较大不同,其视野广阔,接触的信息量大。因此,传统的理论授课对其来说不具有创新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在不同课程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学习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根据不同课程要求完成相应老师布置的相关教学任务。因此,思政课与其他的课程都是分开学习的,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被分割为不同的部分,不具备完整性,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关联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将思政课程很好地消化吸收,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因此,协同育人的机制并没有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发挥足够的促进作用,而且受校内学习场所的影响,学生的参与和热情也会受到影响,[2]故其主体性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表现不明显。同时,学生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也需要学校的推进,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与活力,进而增强思政课程的融合。
(二)思政课程创新性不足
目前,高校思政课主要是以授课老师的专业性讲解为主,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紧贴本课程要求,而未与其他课程和教学元素相结合或结合较少。纵向延伸明显,而鲜有横向延伸,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缺乏交流,信息缺乏连贯性和交互性,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性发展,进而会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促进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师等元素相融合,创新融合内容与形式,强化育人效果,对思政课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强化学生学习实效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为根本,强化融合宗旨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完成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以此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思政课的变化发展都是以培养学生为主要前提来实行的。当今大学生以00后为主,其特点为个性十足、知识范围广阔、对新事物极具关注。因此,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鼓励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进行头脑风暴,将课堂搞活,对思政课老师来说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点。而协同机制的提出更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采用课程融合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学理论环境,拓宽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期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以课程为基点,巩固融合内容
首先,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融合,要依托课程思政改革背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融合。实现思政课与学生的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要进一步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协同合作交流。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强化信息沟通,划分不同的教研组,创新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思路,相近课程归属的任课老师可以进行协同备课和研讨,实现备课环节的连贯性和交互性,进而形成协同育人的教学共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性发展。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课程研讨、案例分析、项目研究等内容,实现融合的时空交流。
其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融合,也要注重协同机制下的授课方式的创新。通过移动课堂、线上+线下等形式,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单独教学转变为双课堂的融合教学,将学科独立发展过渡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即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融合。创新授课方式,如引入交互学习的教学模式,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体会到理论性课堂的趣味性,拓宽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思路,为单纯的理论性课程增添更多的现实因素,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还离不开教学内容的知识互补。在两种课程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背景下,促进教学内容的融合发展,才能共同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不仅文科类院校,理工科院校也可探索思政课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融合,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弥补因专业课知识而疏忽的相关理论学习,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如形势政策课程中的垃圾分类这部分内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绿色社会实践等理论和实践内容,在思政课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推动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融合发展。
 

图1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融合
 
(三)以平台为依托,助力融合创新
协同育人机制对思政课程的影响还体现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方面,以线上和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用更新的眼光去看待思政课程。以网络、课堂、社会实践等平台为依托,以及以座谈会、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为手段,再辅之以技术支撑,可以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和内容的融合开辟出新的道路。第一课堂教育是老师传授专业性知识的主渠道,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课堂便成为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双课堂的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双课堂育人作用,有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3]促进协同育人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为思政课的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石。
(四)以部门为保障,共筑融合机制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融合的体系,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校内与校外、课内和课外等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目标。[4]要解决好教学形式单一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性不足等问题,更好地为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做出更多的努力与贡献。从思政课教师出发,科研处和教务处牵头,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有效融合,扩大双线教师的课程研讨规模,引进优秀学者的课程案例学习,观摩思政改革双结合的课堂,以及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形式;并在学校党委的引领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社团竞赛等,将优秀典型案例推出学校,走向社会,促进更高层次的交流融合,形成师生一致、校内统一、校外交融的育人氛围,增强思政课程融合的育人实效,切实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校为支撑的三级育人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能在较大程度上推动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促进不同专业的教师形成融合发展,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效果,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同时,思政课程的融合也将推动协同育人机制朝着更宽、更远的方向发展,并将成为接下来“大思政课”的发展趋势,为培养新时代有志青年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明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10):3.
[2]李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2.
[3]何帅,穆帆,张琳,等.新形势下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探究[J].科教文汇,2018(35):2.
[4]张强."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9(2):2.
 
作者简介:
姓名:么萌萌(1993.2-),女,汉族,上海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