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研究
发布时间:22-06-24 点击次数:72
[摘要]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直接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力量。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高校往往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视野方面的教学,往往忽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尤其是当前的疫情,给大学生的正常课堂学习和心理感受,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感受,增强对学生心理辅导和管理的针对性。本文主要研究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探讨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策略,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疏导方面提供相关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分析研究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正好处于青年向成年过渡和转型期。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且求知欲高,他们的个性往往比较单纯和鲜明,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且社会磨炼较少,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不是很成熟。当遇到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时,大学生往往体现出比较片面和幼稚的一面。一些矛盾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排除的话,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影响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原因,探讨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策略,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重要性分析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摇篮,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传输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培育学生综合素养,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也不仅仅于此,心理素养培育以及心理情感引导,也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工作。尤其当前疫情特殊情况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高校之于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辅导是学校的职责和义务。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辅导,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也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换句话说,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也是辅导员的义务。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辅导员群体,有着明确的定位,即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要充当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方面的指路人和中坚力量[2]
第二,心理辅导可以防范学生潜在威胁。现阶段的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经的历社会磨炼较少。一旦遭受到问题或者挫折,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使得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高校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有效解开学生的心结,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避免一些极端现象和问题的发生。
第三,心理辅导可以让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大问题,虽然高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极少数的学生还是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甚至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轻生念头。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安抚,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重视,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3]
二、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现状及问题原因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人际交往、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经历等。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较少,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强,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心理调节能力不足。首先,家庭教育的影响。部分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培训班。尤其在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下,父母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素养,给学生迈入大学生活及步入社会,埋下了更多的隐患[4]。其次,人际交往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往往比较强,刚刚迈入大学生活时,面对多元化、扩大化和社会化的人际交往,他们往往手足无措,担心自己被看不起,部分学生会出现自闭的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自私、自利等心理。再次,互联网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也大大缩减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障碍更加严重,出现互联网孤独以及人际交往信任危机。另外,学业和就业压力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部分学生由于抗压能力弱,当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时,往往产生焦虑、安全感缺失等心理,进而影响到其心理状态,影响到其面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5]。最后,个人情感因素影响。恋爱是大学生生活的永恒话题,部分大学生还没有理性恋爱观。在恋爱过程中极易冲动、鲁莽,无法解决恋爱双方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将恋爱当成攀比或消遣的手段。部分大学生过于沉溺在恋爱中,一旦失恋将会极易产生极端的念头。
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策略
(一)辅导员要具备一定心理学基本知识技巧
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家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要求,高校辅导员要责任心强、要工作作风好、要严于律己、要实事求是,这是高校辅导员的立身之本。同样,对于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来讲也是如此。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之一。辅导员要具备一定心理学基本知识技巧,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水平[6]。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要抓要害抓重点,做到对症下药,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给予学生乐观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追求心理美,从而成功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等基础知识,要保证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借助所学习到的心理知识,提高对学生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和精准性[7]
(二)辅导员要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了解和熟悉学生,摸准学生心理状态,是辅导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步骤。首先,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工作。比如在学生入学之时,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入调查,包括以面对面或者座谈形式,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开展多种途径教育和辅导,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敏感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辅导,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特征,人性化、科学化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工作[8]。其次,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心态。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心理和精神更加敏感多疑,个性更为脆弱。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多参与学校各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真挚感情,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自我展示和提升中,对自己有更深刻和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和了解。
(三)借助多元网络手段,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员要将自己部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网络空间阵地上来。加强对新媒体社交平台关注力度,做好对心理问题大学生信息引导和教育关怀,使得大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辅导员良苦用心,切实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科学、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尤其要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自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出现各种不良信息的能力,严格规定大学生思想行为习惯,提升自我意识素质修养,恪守校园网络文明公约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教育。大学生处于人生转型期,本身就有很多苦恼和困惑,无论心理还是精神上都有较大压力。为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互联网,在线咨询和了解学生内心困惑,帮助他们纠正认知偏差,克服自己情绪魔掌[9]。辅导员甚至可以打开网络心理知识窗口,为学生提供心理、精神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成材。
(四)建立信息员制度,保持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
 目前阶段的高校辅导员,所带领的学生数量比较多,且日常性事务也比较多。因此,建立信息员制度,显得必不可少。信息员制度不单单指辅导员个人,而且还包括学生,借助学生的资源优势,掌握基层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学生信息员制度,要渗透到每一个宿舍、每一个班级、每一个系、每一个年级、每一个专业。一个学生信息员可以辅助多个其他学生的心理问题监控。学生信息员如果发现了心理问题学生,要第一时间汇报给辅导员,进而让辅导员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对策。另一方面,辅导员对于发现的心理问题学生,要时刻保持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大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的,距离父母往往比较远。很多学生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少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很多父母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面的学习、情感和心理状态。为此,高校辅导员对于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保持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给予学生更多温暖和呵护,使得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事半功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要以身作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辅导手段和辅导方式的有效结合,以健康的心态和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不断从心理辅导工作中,打开学生心怀、开拓学生视野,成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引路人。辅导员要具备一定心理学基本知识技巧,根据需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加强同问题学生家长的相互沟通,增强对心理问题学生关注度,及时预防和处理突发性事件,全方位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以为学校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心理状态良好的优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建强.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J].山西青年,2021(22):168-169.
[2]马颖哲,靳小川.高校辅导员践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路径探索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9):98-99.
[3]付旎.高校辅导员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知识文库,2020(11):177-178.
[4]涂静.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下的高校学生日常管理[J].文教资料,2019(10):129-130.
[5]齐放.浅析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疏导能力的途径[J].教师,2018(35):18-19.
[6]刘晶.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及其培养途径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17.
[7]易晖.高校辅导员工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现代交际,2018(17):140-141.
[8]苗静宇.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及其培养途径探究[J].学园,2018,11(12):165-166.
[9]解雪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疏导中的角色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05):70-73.DOI:10.135. 
 
作者简介:宋志伟(1980.5-)男,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