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色彩艺术的美学价值挖掘与高校美育 ——以
发布时间:22-06-23 点击次数:191
[摘要]敦煌彩塑是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课程,也是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之一。教学内容以敦煌彩塑技艺与保护为教学理念,结合敦煌色彩的制作过程与形象转化,从二维形象、三维空间表现、塑造技法方式、敷色着色方法和媒介应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性、工艺性的思维制作模式。课程以单元教学设计,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紧跟时代工匠精神。通过二维线性描绘、骨架设计、精细雕刻和合理肤色依次展开作品的结构的理解和实践的制作,实现形象世俗化、造型生动化与色彩中国化的“三化一体”教学理念。
[关键词]敦煌色彩;文化塑造;工匠精神;高校美育
一、课程分析
雕塑起源于古埃及与古希腊时期,其特点具有艺术服务于社会活动,形态从巴掌大的人物泥塑到等比例放大的石刻作品,体现出早期政治与经济在艺术中的重要位置,逐步形成了犍陀罗艺术的空间立体化与人格神话的特点。随着贵霜王朝的崛起,佛教艺术的兴盛与发展。大约公元前5000 年,中国西北地区的雕塑以石雕和彩绘陶器为主。[1]通过西域诸国的传播到达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敦煌,结合了马图拉艺术的印度本土化与造型巴洛克的特点。
总的来说,两者区别为:一是犍陀罗艺术来源于希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马图拉艺术则来自印度本地化的平民风格;二是菩萨像是犍陀罗艺术中最爱表现的雕像之一,马图拉佛像雕刻艺术更多地表现出印度本土的特点。三是分属印度的两个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四是犍陀罗艺术造型具有高贵冷峻特点,衣褶空间较厚重,风格属于写实主义,强调人体解剖学细节的精确性。而马图拉艺术造型具有柔美活泼特点,肢体较细长,风格属于古风与古典主义之间,并呈现出巴洛克风格的特点。
课程结合中西方佛教艺术的联系与区别,主要从文化与工艺层面分析并总结敦煌彩塑的发展特点与制作工艺。段文杰指出:“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不能雕刻,所以一开始就采用传统的泥塑庄銮。” [2]敦煌彩塑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结合了西域、印度、波斯等地方的艺术风格。探索大众对文化的诉求和取舍,在文化层面深度融合了儒家、道家与禅宗的文化精髓,古代工匠探索出了适合中国视觉化和形象化的佛教艺术和色彩理念。造型从佛像头饰和袈裟的变化发展可以看出大众对造型世俗化的趋势,映射出中原佛家弟子的世俗形象。另外在造像本身上的装饰也变得多了起来,隋代(中期)以来就有以金箔、金粉来装饰彩塑,有“沥粉堆金”之说。[3]唐代基于胡风的影响、宫廷伎乐的兴起等因素,从菩萨形象、花冠、配饰、发型和手姿的变化趋于娇宫女形象,映射出佛教人物中国化的特点。
二、课程特色
敦煌彩塑技艺是一门传统的泥土艺术,区别于印度的青灰色片岩雕刻。彩塑为洞窟主要的表现形式,采用敦煌当地澄板土为原材料,加入稻草、麻刀、糯米汁等粘性物质固定泥土的状态。古代工匠因地制宜的材料表现东方视觉形式,选用韧性较好的红柳为骨架,加入纤维物及粘性物质固定泥土的上下关系。从泥胚的加工到彩塑不同泥层的累加,形成由内到外的坚固而完整的造型形态,达到塑造与彩绘的高度统一。在阴干的条件下,进行泥塑的保存和补裂,并根据造型内容通过矿物颜料塑容绘质表现工匠的高超技艺。
首先,在高校美育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可替换的原材料,保证彩塑作品的含水量、湿度、附着性与粘合度达到标准;其次是雕塑方式的改进和塑造材料的更新,有利于课程的分配和匹配性,有利于新材料的实验和定性;最后是对传统的彩塑工艺进行优化和实践,充分考虑到非艺术类大学生的授课要求和接受能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难易适中、操作性强的工艺流程,适应当地高校美育课程发展要求。
课程严格遵循敦煌彩塑的制作工艺,以土红、石青、石绿为主要颜色,不同色相中的灰度为辅助颜色,加以金色、银色、白色等特殊材料为点缀色。通过任课教师的进修和实践,体块化工艺处理方式优于整体性塑造方式,区别犍陀罗与马图拉的造型特点,合理解析与重组壁画中的动物、人物、山水及植物的构图形式,更加适合高校美育课程。在教和学的互动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相关的塑造与敷色技巧,和谐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中国梦”。
三、课程架构
课程分为院级选修与公共选修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与专业情况分别授课。院级选修课分阶段授课,理论课为《敦煌彩塑欣赏》和《敦煌壁画欣赏》课程,实践课为《敦煌彩塑小品制作》与《敦煌文创品制作》课程。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呈现理论,使非专业学生系统性理解和制作敦煌彩塑作品。院级选修针对艺术类大二至大三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素描功底与空间的塑造能力,在《敦煌彩塑制作》与《雕塑》课程中,以测量彩塑样品比例和教师一对一示范等教学方式结合,按照“谢赫六法”的塑造要求制作作品。
授课内容首先从中西方雕塑的历史发展和代表作品入手,区别犍陀罗艺术特点雕像眉毛下垂,眼睛大睁,薄唇紧闭,唇上有胡髭。马图拉的佛像雕刻艺术有所不同,如圆脸大眼,螺状肉髻;薄衣贴体,凹刻衣纹,袒右肩袈裟;裸露而充满力量的肌肉等。引导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国》、《敦煌画派》等相关纪录片,从风格、造型艺术、产生地域、雕刻材料、艺术风格等方面视觉化讲授中西方雕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次从素描的黑白灰关系入手,从空间关系中观察线在作品中的穿插层次;最后学生从备泥环节开始,亲手完成头颈、躯干、上肢及下肢的骨架、泥塑、敷色、保存等工艺阶段,在教师的综合引导下掌握传统塑造技艺的整个流程。
教学中注重学生二维至三维的空间转换能力,从泥胚塑造到敷色环节引导学生东方视觉的空间想象。在二维空间中采用平涂、晕染和叠染等效果处理,精细处理线条、图案和传统色彩的关系,表现不同时期菩萨的妆容和服饰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文化与彩塑空间的转换和实践。在三维空间中采用刷大漆、细节处理、勾边等立体工艺,注重整体的结构造型与开脸工序的细节处理,完成空间内传统色彩的面积配置和水分的控制力度,突出彩塑制作中彩绘的过程性训练与美育意义。尤其是面部、服饰、图案等细节从画笔的选择到色彩的搭配,采用由浅入深、由淡到浓的次序依次上色,通过控制水分与颜料的配比完成作品配色,呈现东方特有的视觉化。
课程选择唐代的造型与色彩为主题,教学中从色彩搭配和空间塑造关系入手,形成有实用性、有操作性、有复制性和有参考性的操作流程。通过专业教师一对一的示范指导和定期专家的系列讲座,吸引全校大学生独立完成敦煌色彩文化的艺术审美和实践探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彩塑的全过程,掌握泥胚的配比和佛像造型的塑造技巧,设计并制作系列敦煌文化创意品,丰富敦煌色彩的形式与功能。
四、课程特点
 在高校美育教学中,作品主题选取敦煌彩塑鼎盛时期的唐代造型与风格,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含蓄与雅致,形象更加贴近于生活,达到了宗教与艺术的平衡。其原因有三:一是隋唐时期的艺术出现了主流三观,确立了较成熟的主体与样式,逐步形成了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二是绘画风格的人文逻辑与哲学观点,融会贯通于艺术与生活当中,区分出了五正色与五间色的使用范围;三是吴道子与周昉的绘画样式,从物相上将心象,敦煌艺术走向大众的视野。四是青绿山水与仕女画的出现,改变了印度佛教艺术的菩萨造型与壁画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组合方式与色彩搭配。彩塑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谢赫六法”理论与雕塑心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首先,在二维素描中要求学生对佛像造型进行形象、姿态与气质的描绘,注意对象的线条结构与体态表情;在三维塑造中注意头、颈、肩与身体的结构关系,安排局部与整体的比例,依据作品的空间比例与三维形态塑造形象;在色彩空间中注重传统色彩的视觉化与搭配度,区别作品中性别、服饰、璎珞等元素的色彩的关系。在塑造过程中提醒学生三点:一是作品的线性空间比对象的形体重要,不要加大对局部的形态刻画度描绘;二是从整体的空间塑造入手,减少局部块面的探索;三是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专心观察对象,进入无我的状态。
从工艺制作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解决可替换的原材料,保证彩塑作品的含水量、湿度、附着性与粘合度达到标准。选用矿物泥、敦煌沙与纤维材料(稻草、麻刀、盐)的组合,不仅保持了泥胚中材料的兼顾性,也合理创新了材料的衔接性。其次是改进雕塑工艺和更新塑造材料,有利于课程的分配和匹配性,有利于新材料的实验和定性。在扎骨架过程中将木条替换红柳,用钢钉连接作品的关节与四肢,使用雕塑卡尺确定作品的比例;在塑造过程中应用具有刮、削、贴、挑、压、抹的功能的雕塑刀塑形,使用双头刮刀修改作品的造型;在作品精修过程中使用开脸、衣折等专业工具,准确塑造作品整体与局部的空间关系。最后是对传统的彩塑工艺进行优化和实践,从泥胚的制作、作品的整体塑造、局部精细修整至成品的敷色阶段,充分考虑非艺术类大学生的授课要求和接受能力,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难易适中、操作性强的工艺流程,适应高校美育课程发展要求,便于学生的操作和理解。指导学生领会贯通二维观察与三维塑造的统一、传统色彩敷色与时尚文化的合理表达,实现构思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空间形象转换、传统搭配文化元素在作品表现中的再设计。
五、
课程内容与科研设计相结合, 在课程与实践中体验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项目以敦煌彩塑的传承与保护为目的,先后完成2020年校级实验教学改革项目一项,2021年指导老师带领7名非专业学生开展校级实验教学开放项目一项。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实验教改项目中总结经验,遵循雕塑心法并撰写适应高校美育的彩塑工艺流程。一方面有利于非艺术类大学生的制作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艺术类学生制作的效率和塑造的精细度,进一步完成对传统彩塑技艺的传承、工艺流程的消化,适应并创新高校特色美育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与习惯。
同时,以科技为驱动力,引导学生多方面传承并创新敦煌色彩文化,扩展传统文化的应用范围和跨学科应用。结合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元素数字化、视觉化和形象化的发展方向。并组织全校相关社团参与高校特色美育环节,实现美育覆盖无死角,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使学生在艺术的功能与精神中找到平衡点,运用自我独特的观察方式和视觉设计,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松、巫鸿、杨泓等.中国古代雕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17-18.
[2]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143-143.
[3]孙宜生.意象激荡的浪花——试论敦煌美学[J].敦煌研究,1988:116-116
作者简介
杨光炜(1984.3-),男, 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敦煌色彩艺术。
宫正(1990.2-),男,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敦煌色彩艺术。
王志全(1986.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敦煌色彩艺术。
 
课题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敦煌色彩艺术的美学价值挖掘与美育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YB054)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