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实现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2-06-23 点击次数:67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对于自由主题的论述大多是以现实批判和构建理想维度来作为理论基础的,而对于自由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不自由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领域、精神领域三个方面的内容,那么相对而言实现自由的途径则应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完善、自由时间的获得与运用、超越维度的确立三个方面,而马克思的自由实现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具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不自由;自由;实现途径
前言
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始终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以现实为基础将人的思想意识、行为、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内涵对人的本性层面的核心特质进行研究,从现实批判和构建理想维度重要理论内容更全面地展开自由主题的探讨与分析。同时,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具有自我认识的局限性,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极限的超越来实现认识层面的扩展。因此,可以总结一句话,人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有意识地开展生命活动,从自我生成、自我决定,再到自我实现的整个过程就是自由活动的实现。换句话说,从人的本性角度上来说,人类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实现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自由与不自由的两面性,所以对于自由的实现途径,就要充分了解不自由的原因,才能够更加精准的寻找到实现自由途径的道路[1]
一、马克思哲学对不自由的剖析
当人类从身心上感受到不自由的时候就说明受到了某种外在环境的牵绊与束缚的影响,使人的状态始终处于无法自我释然和困在茫然的境地之中。就像英国研究学者博尔基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题的观点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和精神中的解放作为主要的三个维度来实现人类对于自由的最高目标和价值的,所以只有更精准的去理解什么是马克思哲学当中的不自由,才能够找寻到准确的实现自由的途径。
(一)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不自由
在谈及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不自由的时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在人类对自然出现被动地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当中,作为人的本性而言,自然界最初的状态是混沌的拥有着无限的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对于人们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震慑力,而随着人类的文明意识形态的进化和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的遭遇挫折,对于自然界就会诚惶诚恐或是产生敬畏之心。所以在这一方面当中,人类只有更加清楚准确的认识到自我价值主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关系才能够不断的通过实践活动和文明程度来改变被动适应和被动习惯自然条件的局面。第二个方面就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也更加的突出和明显,不断的有矛盾产生,其根源在于人类通过使用主体手段和工具不断的向自然进行索取,甚至是想要用一种现实利己主义的目的去改造自然环境,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力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2]。正是基于此马克思通过敏锐的观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于是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从资本主义为了获得成就和利益最大化,不断的对土地和自然环境进行破坏与浪费,而人们为了衣食住行这些物质的追求会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而这一系列的由人类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性惩罚,就演变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不自由的状态。
(二)社会领域的不自由
在马克思哲学理论当中,现实的人始终是其进行哲学考量作为出发点的马克思对于社会领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也就是说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结构来阐述劳动的本质,用非常态化的劳动形式来展现劳动者的不自由。马克思认为劳动对于劳动者本身而言是外在的物质条件的追求,也就是说本质上通过劳动所获得的物质条件只是驱使劳动者自身不断完成的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但从根本上并没有使得劳动者在劳动当中去获得自我的成就感与快乐,甚至可以说对于劳动者而言,所参与的劳动活动是对自身体力和智力层面的一种折磨,或者说是精神摧残。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劳动者而言所面临的是异化劳动所带来的多重方面的不自由,其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使得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对自我缺乏肯定,并且片面地认为工作只是为了解决基本生存温饱问题,对于生活缺乏一种积极乐观和斗志昂扬的状态,这就是社会领域的不自由。
(三)精神领域的不自由
在马克思看来,精神领域的不自由主要体现在宗教的异化和超越维度的缺失。与劳动异化相对应的在精神领域同样存在着异化现象,这就是宗教异化。马克思认为,在宗教当中人的幻想和头脑包括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所发生的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也就是说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或是魔鬼的作用力会产生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3]。换句话说,人在精神领域缺乏自主活动和主体性,因而就会将思想意识和感受投注在宗教领域当中去不断的体味虚幻幸福的幻灭感。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和结构并非对人的意义世界的消解,正是因为他看到了现有宗教的异化和虚幻的特质,因此他更专注人的超越维度的缺失所带来的人的不自由,并力图建立起真正的意义世界。
二、马克思哲学中人的自由实现途径
人的自由的实现就意味着人内心思想上的解放,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想要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的自身本质就需要实现人的自我、自由的回归。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对于人而言在社会生活当中需要积极的面对现实生活的异化,要在精神领域当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对人与自然的完善的认识,在自由时间的获得与运用上,做到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对自由的现实实现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
(一)对人与自然的完善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过度也越来越明显,自然环境和条件对于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人类试图通过开采或是过度利用和浪费土地矿产资源来宣誓人类的生存发展的主权。然而无论人类的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多么完备,都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恰当定位,氧气雾化自然才是实现领域自由的最为有效的现实途径[4]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完善,就是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环境和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如何更好的优化和美化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下所需要针对去做并且更好的去完成的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人类都是渴望追求美好的事物,以此来刺激肉体和精神层面的不同感受,而当人类在感受自然界带来的美好与曼妙神奇之处的同时,要避免毫无顾忌的向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总而言之,想要获得人与自然完善所带来的自由就需要在自然环境和条件下去发掘人类的潜能,同时也要处理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用珍惜自然和保护自然作为每一个人的使命,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的自由状态。
(二)自由时间的获得与运用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造成了人对自我的全然否定,人的尊严在资本滚滚车轮的碾压下,一定程度上没有了自由和尊严,甚至沦为一台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在社会领域自由的实现,同样意味着向自我的回归,回归的途径则是自由时间的获得和运用。
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资产阶级掌控的自由时间是更灵活的,而无产阶级的自由时间则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劳动时间延长以后所产生的仅仅能够维持自身生存需求的自由时间。所以异化劳动和非自由时间像大铁笼子一样笼罩在劳动者的生活当中,久而久之对于自由时间的获得和运用就成为了劳动者的渴求。
(三)超越维度的确立
马克思认为超越维度的确立是能够给人们的内心树立自信的力量的。他说首先要唤醒人们内心的自信力量也就是对自由的掌控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更好的在现实生活当中确立崇高的个人成长发展的目标,使其自身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所以我们可以说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空虚,或者说是在个人意识上发生迷茫和焦灼的心态就说明他的精神领域缺乏自信力量的支撑。因此我们可以总结说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确立,能够使人们获得精神领域内最大化的自由畅想和最坚定的信念支撑。
三、马克思哲学自由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哲学的自由实现理论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和恰当的现实切入点,对现实的人的深度关切使马克思哲学保持了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反思和批判,成为对于时代精神的最充分的解读。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价值旨趣的生存论范式
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一味的在向大自然进行索取和生态资源的破坏,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的发生[5]。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是相互依存的,需要采用和谐统一的相处模式来实现求同存异的发展生存目标。对于人类来说,想要享受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美好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就需要用友好和爱护的方式来珍惜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美好事物。
(二)以自由时间为核心要素的人的全面发展模式
对于自由时间既要有量上的保证,更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使其发生质的飞跃。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它作为这一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因此自由时间不应是虚度的光阴,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自由时间当中做好充分的运用,才能够使得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更加进步,尤其是在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方面有更深的造诣[6]
(三)以崇高和超越为特征的人的意义世界
就现实的信仰实践而言,对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显然不应只有唯一的模式,但应该有唯一的尺度和标准,那就是以崇高和超越为特征的对人的世界的真正展现。就此而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现代实践中的积极思维,都是我们构建意义世界的,可资借鉴的重要精神资源,其中充满着超越的精神和崇高的力量。意义世界的确立,不是一次性的精神消费,在确立了自我的超越维度之后,需要个体不断的为之践行和付出,这个过程注定会充满了艰辛与考验,因此才有众多平凡的伟大与伟大的平凡才有对人的生命本质的最为真切的领悟[7]
四、结 语
人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有意识地开展生命活动,从自我生成、自我决定,再到自我实现的整个过程就是自由活动的实现。换句话说,从人的本性角度上来说,人类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实现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自由与不自由的两面性,所以对于自由的实现途径,就要充分了解不自由的原因,才能够更加精准的寻找到实现自由途径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166.
[2]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82.
[4]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6、32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79、306.
[6]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0.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