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2-06-23 点击次数:193
[摘要]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在他那里,“道”是无声、无形、无体的;是无法给予一个确切的名称的;是一种十分抽象的东西。此外,“道”在老子那里也指规律,他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处于当下社会的我们也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子;道;辩证法;哲学思想
 
 
一、老子的“道”思想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中总计出现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这一书的主旨,也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从老子对“道”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眼中的“道”具有以下特征:
(一)“道”恍惚不定,不可捉摸
“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1]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邃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2]在这里,老子认为,“道”形成的物体是恍惚不定的,虽然其不可捉摸,但是它其中有象、物、精、信。这里的象、物、精、信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实物,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事物,例如自身内心的领悟。“恍”可理解为内心的光明,“恍惚”便可理解为内心的顿悟。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子那里,“道”是一种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的存在。
(二)“道”是一种规律
老子的“道”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指前文提到的万事万物的本原,还有一个是指掌握世间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虽然“道”无声、无形、无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是它却蕴藏着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统一规律。老子在不断变动的社会中观察到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贫富贵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于是,他认识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会向它相反的方向转化。这里的道已经具有规律的内涵了,他认为是“道”掌管着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在这里其实已经蕴藏着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了。
 
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与孔子严密的等级观念不同,老子在不断变动的社会中观察到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贫富贵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孔子认为封建等级制度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贫富贵贱是一成不变、不可逾越的。一旦出现了跨阶级的现象,孔子就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周礼。而老子看到了社会进程中每个人社会等级的变化,正因如此,他看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在今天看来,老子所谓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和转化可以看作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相互转化。“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等都是相对立的范畴,并且相互依赖,总是成对出现。而老子不光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对立性和依赖性,更发现了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福”与“祸”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正是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也正就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思想中,已然具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一)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在这里,老子已然开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了。“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都是相互联系的,老子看到了“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正因如此,老子能够在不断变动的社会中观察到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贫富贵贱的不断变化。老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社会中的现象,已然具有了一种辩证法的观点。
(二)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这里的“成”与“缺”、“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都是相互对立且相互依赖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几对范畴看作是矛盾双方的对立面来理解。矛盾有两种基本属性,即统一和斗争。“成”与“缺”、“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这几对范畴既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个对立面,有“成”就会有“缺”、有“直”就会有“屈”,有“巧”就会有“拙”,有“辩”就会有“讷”。这些对立面既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又在共同体中相互斗争。正是这些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难能可贵的是,老子不光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赖,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祸”使人悲伤,“福”使人快乐,因此“祸”与“福”是一个相互对立的矛盾体;然而“祸”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训而产生“福”,“福”有可能使人乐极生悲产生“祸”,因此“祸”与“福”之间又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福”与“祸”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正是说明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原理。
 
三、老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保持主观状态的稳定,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是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这一句正是说明了这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得而沾沾自喜、骄奢淫逸;有的人则因为一时的失而垂头丧气,怨天尤人,这样的两种主观状态都是不健康的。老子劝诫我们世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骄奢放纵、垂头丧气,需要用联系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3]“祸”和“福”是一对矛盾体,他们之间既联合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的人面对困境,不怨天尤人,反而越挫越勇,最后转危为安;而有的人面临困境,自怨自艾,最后彻底放弃。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要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的暂时性去理解。一时的得与失都不会长久,我们应该保持自身内心和状态的平和,不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到愉悦和沮丧,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也称作忧患意识,孟子有一句至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意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所体现。在第三十章中,老子就以兵事为出发点告诫世人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老子在这里指出,达到目的不要自负、不要骄傲、不要逞强,事物发展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走向衰落,这就叫违背天道,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过早消亡。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切不可麻痹大意,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转向逆境,就像老子说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同样的,我们要有底线思维能力。所谓的底线思维是指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其中的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忧患意识,做好最坏的准备,迎接最大的风险和挑战,这样才能遇事不慌、沉着应对。
(三)顺应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的“一”指的是万物形成之前的统一状态,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他把这种状态抽象为一种最高的“自然”法则,或“无为”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这里,老子表达了“道”就是“自然而然”的思想,即“道”就是自然呈现出来的样子,天地万物都遵循“自然而然”这个准则。“无为”,即不妄为,折射到社会生活中,就是要求我们不肆意妄为,要顺应自然,根据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4]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30日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曾说过:“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过去,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以为自己可以主宰自然,便一昧破坏自然环境,以换取高额的经济生产总值,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历史的实践证明,走破坏资源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只会伤及自身,自取灭亡,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历史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道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我们要牢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不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唯有如此,美丽中国的画卷才会如期而至。
 
四、结束语
老子的《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道”在老子那里是无声、无形、无体的,它是世间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总规律。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不同,老子并没有把世间万物的本原定义为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将它归结为无声、无形、无体的“道”,加深了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还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这些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即使在当代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老子的辩证法出发,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最终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汤章平,王朝阳.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黎千驹.老子的哲学思想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21(01):35-43.
[4]汪任杰.无为而治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20(04):100-104.
 
作者简介:陈雅伦,(1997.2-),女,汉族,江苏如皋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