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日渐——丝绸之路的文化图
肖云儒
 
  帕米尔是亚欧大陆的天坛,丝绸之路的天坛。大昆仑、大天山是亚洲大陆的脊梁,中国的脊梁。青海湖是中国西部的明眸,青藏高原的明眸。中国西部是什么?它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4000 多公里的中国段。
  时间进入21世纪,西部的山湖草原,西部的父老乡亲,西部的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这就是中央已经提出20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近提出来的"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这两个战略使中国西部由后方变成了前锋,由腹地变成了前沿。
  西部华丽转身,世界回眸观望西部。
  西部振奋,激越起来,在新的开发浪潮中昂起了自己的头颅。借"丝绸之路经济圈"打造经济社会实力,借"丝绸之路文化圈"打造文化影响力,成为西部的历史责任。
  西部发展的主要力源,不在外部而在西部自身,在于西部本来就存在的文化精神、文化人格,以及这些内动力与现时代的呼应迎合。
  西部文化内在构成的多维向心交汇和世界新大陆文化多维离心交汇相感应,西部历史文化的动态多维组合和当代世界文化的综合发展趋势相感应。
  欧亚大陆从地形上看,像一张四轮葡萄叶。在四个叶端,分别是地中海地区、波斯地区、印度地区和中国东亚地区,由于靠近海洋,文化经济发展较早。在古代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化地区。而葡萄叶的叶掌则是以帕米尔山结为核心的大高原、大雪山、大戈壁,缺乏生存条件,不但本地文化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而且隔离、阻塞了四大古文化区的必要交流。这种阻塞当然不是好事,但隔离机制又有助于四大文化在独自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而最后必然带来它们向中亚(即中国西部)文化低谷地区的汇流,使这里形成多维文化交汇的结构。因为这是由欧亚大陆的边缘向中心地区的文化汇流,我们称之为多维文化的向心交汇。
  这种向心交汇,使中国西部形成四圈四线的交汇型的文化地图。四圈,即新疆文化圈、青藏文化圈(即大昆仑文化圈)、蒙宁文化圈、陕甘文化圈。这四圈鲜明地反映着地中海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蒙古文化和中国中原文化在西地区不同成分和不同程度的组合交融。四线,即将这四圈文化和世界四大文化联成网络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草原之路(秦直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盐古道)。
  但是,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同时还有另一种文化交汇现象。这就是世界四大古文化在美洲、澳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和那些地区的本体文化发生交汇、融合。这种交汇不是内向的聚汇,而是外向的辐射性交汇,我们称之为多维文化的离心交汇。离心交汇在漫长的时间里孕育的美、澳、非新大陆文化,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深层结构方面,和中亚文化、中国西部文化有相似之处。尽管两者是在不同时空发现的,发展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和差距,但内在的同构却使它们在这里那里产生自觉的呼应和不自觉的呼应。
  美、澳地区属于新开发的大陆,已经发挥了多维文化交汇的优势,成为世界发达地区。中国西部如何发掘、认识、发挥多维文化交汇的优势,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不仅在文化内在结构上和现代文明相感应,而且在精神、物质成果上和现代文明相辉映呢?这个任务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文化结构上西部和现代的感应。
  多维交汇型的西部文化还和现代文明《也包括现代思维)综合发展的总趋势相感应。交汇是自发的综合,综合是自觉的交汇。
  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三个阶段;古代的隔离发展,近现代的选择发展,当代的综合发展。
  由于自然地(如地理与语言的阻隔)、社会的(社会结构、生产水平、国家制度的差异)、心理的(神话、歌谣、传统图腾的自成体系)原因,各民族、各社区的文化艺术为了维系自身的发展,必须在内部形成一套自我延续的机制。它是文化类型形成并具有独立性、文化区域划分并形成自我循环的先决条件。各种传统,没有这种隔离发展阶段,是不可能形成的。
  但是,隔离同时在集聚着、激活着交流的要求。交流则又破坏着隔离。这是内中的辩证法。当近现代的历史进步打破文化发展的隔离机制之后,失去了时空限制的各民族、各社区文化,被推到同一条历史进步的起跑线上比试,人类文明便进入选择发展的阶段,亦即意争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第一,普遍的共振性,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思潮或文明成果,常常超越地区、民族的范围,引起普遍的回响和流布;第二,竞争淘汰性,以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适应和促进为标准,在竞争中淘汰不适应者,发展适应者;第三,冲突演进性,不是稳态平衡发展,而是在民族意识(社区意识)和世界意识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冲突中,在矛盾统一的辩证过程中,使文明得到发展。人类文化的选择发展阶段,反映了商品社会的不平衡进程,带有自由竞争和高度垄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盲目性和残酷性。在这个阶段,文化的发展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平衡要求,而较多考虑商业性和实用性;较少连续性和平衡性,而较多断裂和偏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综合发展的文化进程方式逐步在世界兴起。它克服了选择发展阶段的片面性,即在竞争和淘汰中常常忽视吸收、融汇对方的优长和精华,而且重视综合当代在世界文明各个领域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反映这些问题的共同趋势和发展可能,重视各民族、各社区文化中于今天时代仍有生命力的因素。同时,在文明发展中既重物又重人,既重客观又重主观,既重历史又重审美。它不仅从时间的角度,而且从空间的角度来把握世界。从时间观念向空间观念的转化,旧日时从一维到多维的转化,就是从否定性的淘汰发展提升为综合性的认同发展。所有这些都表明. 当人类文明进入综合发展阶段时,类似于中国西部这种多维交汇型文化结构有着多少优势、多少潜能。
  在发展中国家,在文明后进地区,例如中国西部,文化进步的综合过程,就是前面谈到的以西部和现代两个坐标来建设、发展文明的过程。它表现为∶现代人寻根,"物化人"寻魂,世界意识寻找民族土壤为依托,民族意识寻找世界格局来展开。高度物质文明不仅带来了异化,也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异化。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不着手解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不能不把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结合起来。愈来愈多的人感觉到,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时代,每一局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都可能具有全局意义。世界一体化程度大大增加,世界在文化心理上正在变小,地球在现代科技面前是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星体。这种自觉的世界意识的普及,必然会从新的深度上唤醒民族意识。因为世界文化综合发展,扩大认同的同时,突然感到一种失去个性的空虚。这就为在文化道德和审美感受方面,挖掘和恢复各民族产生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基础上的传统提出了心理补偿要求,力图不以失去民族本位为代价来认同世界现代化进程。于是各国各地寻根迭起。中国西部既是世界几大文化交汇之处,又是中华民族根之所在,现代寻根热不能不纷纷选择这块土地来做精神漫游。
  从古代开始形成的中国西部文化的多维向心交汇,就这样和美澳发达地区的多维离心交汇文化产生了深层感应,就这样为现代文化的综合发展和现代思维的综合趋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底色,就这样在一个新的历史环境、一个新的文化背景、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上,显示出自己的优势来。(本文节选自作者文集《西部向西》一书)

上一篇:王世焕诗词六首
下一篇:没有了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